close
~插國旗已額滿…今年雙十 你願意為空軍烈士們收國旗嗎(ㄧ) 眷村文化保存發展 開放公民討論修改文章
2017/09/24 21:28
瀏覽309
迴響0
推薦11
引用0
 

 

 

插國旗已額滿…今年雙十 你願意為空軍烈士們收國旗嗎

 
 
2017-09-24 09:00聯合報 記者程嘉文/台北報導

去年3月29日,在美國殉職的飛官高鼎程,在空軍公墓下葬,空軍司令沈一鳴(右)主持。 記者程嘉文/攝影分享

 

位於新店碧潭的空軍烈士公墓,葬有1200多位政府遷台以來,因公死亡的空軍官兵。每年三二九青年節與九三軍人節,空軍司令都會領銜前來祭祀殉職的前輩。平常的日子裡,並沒有太多遊人或祭拜者,不過今年的雙十國慶,在每位殉職官兵的墳上,都會插上一面青天白日滿地紅小國旗。

 

● 空軍公墓的前世今生

 

矗立於空軍公墓前廣場的忠烈將士紀念塔。 記者程嘉文/攝影分享

 

在陸海空三軍中,空軍因為最具有「少數菁英」的氣質,加上早年飛行生涯非常危險,即使沒有戰事,平日訓練也傷亡頻傳。因此早在大陸時期,空軍就很重視殉職前輩的身後事。在包括南京、重慶等多處地方,都設有空軍公墓。

 

碧潭西岸的空軍公墓現址,在日本殖民時代曾經建有「文山神社」,昭和14年(1939)鎮座,台灣光復後就荒廢。政府撤退來台,空軍於39年在此地興建公墓。41年5月,總司令王叔銘在墓區入口豎立「空軍烈士公墓」牌坊。45年再在公墓前廣場豎立空軍忠烈將士紀念塔,由蔣中正總統題字,蔣總統並主持當年814當天的揭幕典禮。

 

● 因公死亡 才可在公葬區接受榮典

 

 

因公死亡的空軍現役官兵,才擁有在公墓「公葬」的權利,目前共葬有1200多位官兵。每年春秋兩季,空軍司令都要親自率領官兵前來祭祀。如有新增殉職人員,也會在春秋祭典時正式下葬。公墓原本由空軍自行管理,不過民國101年在國防部指示下,改由後備指揮部主管。

 

目前能查到殉職最早的入葬者,是空軍29地勤中隊的上士許天保,當時駐防嘉義機場。民國36年「二二八」事件發生,民眾奪取武器攻擊嘉義機場,許天保在保衛戰中身亡。最近的一位殉職者,是去年1月21日在美國進行飛行訓練時墜機的飛官高鼎程少校,於同年3月29日下葬。

許天保上士之墓,二二八事變期間保衛機場殉職。 記者程嘉文/攝影分享

 

許多殉職飛官的遺骸根本無法找回,因此他們的墳墓都是衣冠塚。此外例如過去飛往大陸執行偵察任務的34中隊(黑蝙蝠),有些殉職組員的遺骨多年後被家屬在對岸覓獲,迎回台灣,由於已經難以辨別身分,因此便合葬在同一個墓穴。

 

民國49年1月12日,一位共軍飛官駕駛米格15戰機投奔自由,飛到宜蘭南澳的河床迫降,卻在著陸時撞毀起火,當場殞命,被葬在碧潭公墓。大陸方面近年揭露,這位飛行員名叫楊得才,隸屬浙江路橋的海航第二師第五團。

民國49年首位駕駛米格機投誠的飛行員,卻在宜蘭南澳迫降撞毀,當場死亡,葬於空軍公墓一角。 記者程嘉文/攝影分享

 

早年,空軍公墓除了安葬殉職人員,也在墓地周圍設置「土葬區」,提供一般非因公死亡的現役、退役官兵,或是其配偶、直系親屬安葬,但是墳墓需自費修建。土葬區共有500多人,包括前行政院長劉兆玄的父親劉國運(空軍二級上將,民國56年去世)等,由於土地早已用罄,因此後來又在公墓內興建忠靈殿,提供一般退役人員去世後安放骨灰,與一般國軍公墓道理相同。

 

● 烈士墳上插國旗 表達後人永誌不忘

 

碧潭空軍公墓近照,整修工程尚在進行中。 記者程嘉文/攝影分享

 

發起國慶日「插旗」活動的王立楨,是僑居美國多年、最近剛從洛克希德馬汀公司退休的航空工程師。從小就是空軍迷,利用公餘研究我國空軍史,曾訪問過上百位老飛官,出版過多本關於與空軍或飛行相關的著作。空軍也常利用他返台的機會,邀請他到官校或各基地,向年輕的官兵講述前人的壯烈事跡。

 

王立楨表示,自己先前返台時,曾經和網友相約,一起到碧潭的空軍公墓去向烈士致敬。事後弟弟向他建議,何不比照美國的空軍公墓常見的例子,就是在每位烈士墳上插一面國旗,表示後人沒有忘記他們的犧牲。王立楨隨即利用臉書宣布,將自費購買一千多支小國旗,10月9日雙十節前一天到碧潭插旗,號召網友們擔任「公差」。

 

王立楨說,在台灣,大家天天看得到國旗,可能不會有什麼感覺,但對海外僑胞,看到國旗總是難免激動,因為那是國家的標誌,會激起身為中華民國一份子的驕傲。

 

● 插旗公差已爆滿 11日收旗還需熱心人士

 

民國104年3月29日,時任總統的馬英九,端詳空軍公墓上的烈士墓碑。 記者程嘉文/攝影分享

 

由於王立楨人在美國,相關事宜就由老友田定忠負責聯繫。上校退伍的田定忠,飛行生涯曾兩度安全將起落架故障的戰機平安迫降;民國79年他駕駛F-104戰機掩護偵察機,差一點和共軍的攔截機交火。

 

插旗活動在航迷與老空軍圈子中,引發不小轟動。原本只打算招募20人參加,一下子就有200人響應。前國防部長嚴明夫人鄭家齊擔任董事長的大鵬文教基金會,也宣布認捐國旗,王立楨與其他航迷們改為採購白玫瑰花與午餐。

 

10月9日上午,他們將前往插旗,11日收旗。王立楨說,目前9日的人員已經爆滿,11日的收旗,還有賴熱心網友參加。在9日到11日的三天活動期間,每天上午他與其他老飛官,也會到碧潭現場,提供義務「導覽」,向其他人介紹一座座墳墓主人的故事。

 

王立楨說,1200位為國犧牲的官兵,大部分去世時都是廿、卅歲的年輕人,其中有三分之二以上,在民國39年到58年間殉職,正是兩岸敵對情況最嚴重的時期,由此可以瞭解,當初是哪些人擋住了企圖「解放台灣」的魔掌。希望國人能記得,這些年輕人當初在「反攻復國」號召下投身軍旅,雖然他們未能完成反攻大業,雖然他們不曾喊過「愛台灣」口號,但卻以生命為代價,替島上人民換來了六十多年的安全與和平。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〈南部〉眷村文化保存發展 開放公民討論


2017-09-24

 

 

〔記者黃旭磊/高雄報導〕文化部指定登錄卅處眷村為文化資產,眷改後多騰空荒廢,眷村子弟及民眾聚會討論活化眷村環境。

文化部補助「全國眷村文化保存與發展政策論壇」,昨起(廿三、廿四日)及下週末(卅日、十月一日)連續兩週,分別在高雄西子灣沙灘會館及台北剝皮寮歷史街區舉行。昨天場次由高雄市岡山眷村文化協會理事長顏靜愛主持,從近兩百位報名者抽選出八十名公民討論,以「審議式民調」開放討論,立委許智傑、邱志偉及文化部文化資產局長施國隆到場支持。

顏靜愛自幼住在岡山成功眷村旁,而協會總幹事莊盛晃為眷村女婿,對眷村特別有感情。

中山大學社會系副教授萬毓澤等與會者認為,全國八百九十七處軍眷村經改建,有卅處被文化部指定登錄為文化資產,多為日本時期建築,雖保留未拆卻騰空荒蕪,但因法令未統整、事權未調和,日漸凋敝傾圮,岌岌可危。

萬毓澤表示,本次論壇為台灣首見混合公民會議和公民咖啡館兩種審議民主模式,希望達到提高參與人數、降低門檻,同時維持討論品質等目標。

市府文化局曾推動「以住代護」計畫,讓民眾住宿鳳山黃埔新村、左營建業新村並維護房舍,今年釋出六十四戶,吸引五百多人申請,錄取率僅約十%,顯見環境有活化可能性。

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rose2132006歐家 的頭像
    rose2132006歐家

    rose2132006的部落格桃園縣大園鄉陳康國小(原空軍子弟小學)校友會

    rose2132006歐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