~劉兆玄新書 科普謎情(一) *人過五十“六不想
~劉兆玄新書 科普謎情(一) *人過五十“六不想
「上官鼎」再度現身江湖。剛卸任文化總會會長的前閣揆劉兆玄,發表公職退休後的第三部小說《從台灣來》。
先前寫過武俠、抗戰題材的上官鼎,這次挑戰國內小說家較少涉足的國際政治、間諜、警匪、科幻等題材,場景跨出中國,來到現代的黑海畔,甚至首度出現一夜情的情節。
《從台灣來》故事發生於二○一四年初,一位由台灣移民加拿大的華裔科學家,在烏克蘭基輔遭人綁架。他太太是一位台灣退休警官,志願跟著國際刑警趕往搭救。沒想到在黑海邊上的雅爾達,遇到的中國餐廳老闆,卻是自己當年在警隊的學長,兩人之間還有曖昧的情愫。
在新書發表會上,劉兆玄被問及:對於小說家、學者、大學校長、官員等多種身分,自己最喜歡哪一個?最希望後人能記得哪一個?劉兆玄坦言,先前從沒想過這個問題,「我不去挑角色,每個角色如果做好,就會覺得很喜歡」。
但若以操作面而言,寫小說的確比較容易被人記得;至於從政,在當今台灣「好像回到元朝一樣」,官員上上下下太快,很難作出被人記得的事情。
書中科學家被綁架的原因,是因研發「熔鹽式反應爐」(MSR)有突破性進展。《科學人》雜誌總編輯、清大教授李家維說,MSR具備原料蘊藏量高、放射性廢料少、安全性高等優點,但目前仍在實驗室階段,未來若真有所突破,的確可能成為清淨能源。
《從台灣來》多數場景發生在黑海畔,圍繞庫德族的建國理想。劉兆玄坦言,十分同情庫德族的處境,也希望透過小說,在國際局勢、能源問題方面,發揮「科普」的效果,讓讀者有省思。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***人過五十“六不想”***
摘要:一、不想年齡年齡逐年增長是不可抗拒的客觀規律。一個人的生理年齡是客觀存在的,而一個人的心理年齡是受心理、精神狀態影響的。人常說人不思老則老將不至,而經常思老,一心…
一、不想年齡
⋯⋯年齡逐年增長是不可抗拒的客觀規律。一個人的生理年齡是客觀存在的,而一個人的心理年齡是受心理、精神狀態影響的。人常說“人不思老則老將不至”,而經常思老,一心怕老的消極心態是健康益壽的大敵。
二、不想怨恨
寬容待人,做事不斤斤計較,不怨恨、不記仇、心胸大度、心態平和有益健康。
三、不想氣憤
中醫認為血淤氣滯就是病,“氣是萬病之源”。想得開放得下,不生氣,不找氣,不發火,不急躁,調和氣血,陰陽平衡,舒肝,血暢氣順乃長壽之道。
四、不想憂愁
俗話說:“笑一笑十年少,愁一愁白了頭。”憂傷脾,氣傷肝,心態平和保平安,多愁善感不易健康,何談長壽。
五、不想疾病
正確對待疾病,減輕精神壓力是戰勝疾病的精神良方,疾病似彈簧,你弱它就強,一個人精神壓力較重,整日胡思亂想,日久天長身體的免疫功能下降,抗禦疾病的能力減弱,疾病就會加重,身體有了病,及時去看醫生,精神調理也不可忽視。
六、不想名利
六、不想名利。生財必有道,名利不刻意追求,尤其老年人更應忘掉名利,知足常樂,安度晚年才能實現益壽延年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