迎接馬年/環寶5器+善心 跨年好暖
【聯合報╱陳長文/法學教授、律師(台北市)】 2013.12.31 03:55 am
每到歲末年終,必有一場場各具風格的跨年活動,已成為台灣文化的一部分。然而跨年所消耗的資源,也值得我們省思。環保團體呼籲民眾響應「綠色跨年」,筆者非常認同,更希望能再進一步,國人一起來「行善跨年」。
據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統計,以去年跨年活動為例,產生的垃圾量台北有十四公噸、高雄市廿八公噸、台中市六點六公噸,三都總合就將近五十噸;而今年政府跨年的預算,總額更超過一億四五三萬元。
並不是說,跨年不應該熱鬧一下,但有沒有更有意義的方式,能紀念過去的這一年,並讓我們帶著更充實、感恩的心情,面對未來一年的挑戰?
舉例而言,參加跨年活動,只要能帶上環品會的「環寶五器」—環保杯、筷、購物袋、餐巾布、智慧型手機下載螢光棒App,每人就可以減少碳排放約四點五公斤。歡笑與環保並不衝突,舉手之勞,就讓夠我們在歡笑之餘,也為新年的環保意識埋下了種子。
日前的一則報導,拾荒老翁無力負擔熱水器費用,為了讓患有癲癇的老伴洗熱水澡,將路邊的瓦斯桶抱回家,隔日才送回;這樣的行為雖然觸犯了法律,卻打動了許多人的內心,該則新聞下,許多網友紛紛留言想要伸出援手。人性本善,人性想要行善,人性因行善而快樂,在此得到證明。所幸,最後檢察官予以不起訴處分。司法的人味依然存在。
如果我們能將原本跨年花費的一部分,拿去幫助有需要的人,讓更多的人能夠在這一晚享有平靜與溫暖,會不會讓自己更快樂?聖嚴法師說,「布施的人有福,行善的人快樂」,這是千真萬確。
另一則頗為感動的新聞,台北車站地下停車場的得標廠商,沒有硬碰硬的驅離街友,反而輔導有意願者擔任停車場管理人員,重新找到自己的定位與價值。筆者很想問當初的決策者,除了商業上的管理效益之外,助人本身,有沒有讓你更快樂,更喜愛自己?
從根本上幫助他人,需要時機與巧合,但是隨機的善行卻是人人都做得到的。在今年的最後一晚,讓我們以助人來紀念自己一年來的努力,至少帶上「環寶五器」,我們就已經幫助了地球,不是嗎?
全文網址: 迎接馬年/環寶5器+善心 跨年好暖 | 民意論壇 | 意見評論 | 聯合新聞網 http://udn.com/NEWS/OPINION/X1/8394532.shtml#ixzz2p1kpuvpI
Power By udn.com
- Dec 31 Tue 2013 14:15
迎接馬年/環寶5器+善心 跨年好暖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