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|
2010/12/20 21:53:56 瀏覽0|回應0|推薦0 | |
「傳愛580-我幫您」-愛的諾亞方舟再生(釣竿)計畫 天主教台中教區在中部地區一共有8個啟智中心,照顧著500位的慢飛天使,不過這中心每年虧損1千萬元,因此台中教區發起諾亞方舟再生計畫,希望日月潭聖愛營地兩艘老船再生,將商業觀光的功能發揮出來,將所得做為中心的營運費用。 |
![]() | ||
| ||
曹仲植很有生意頭腦,出社會開貿易行進口奶粉,30歲就是獨當一面的企業負責人。 1969年他事業有成,加入扶輪社尋找行善的機會,「當時馬偕醫院副院長張錦文告訴我,想不開要自殺的人很多,能不能贊助兩支電話成立自殺防治中心?」當年申設電話昂貴,每支要16480元,曹仲植說服扶輪社出資成立「生命線」,成了創始人之一。 隔年曹仲植夫婦看到身障者爬著穿越士林平交道,相當不忍,因此在1970年申請從美國進口30輛輪椅,送給患小兒麻痺者。當時經濟部為嘉勉他的善行,特准這批輪椅免稅。 「輪椅像兩條腿,是身障者的第二生命。」曹仲植不僅幫了身障者,也意外帶動新興產業,使台灣成為輪椅的最大出口國。後來政府全面提供身障者輪椅補助,1990年起,曹仲植轉到大陸捐贈輪椅給殘疾人士,至今有46萬多輛輪椅幫助他們邁向新的人生道路。 從白手打天下的企業家變成「難捨能捨」的豁達人士,過世的太太賀雪卿是推手。有一次,篤信佛教的賀雪卿拉著曹仲植的手,走到星雲法師面前說:「師父,請您度我的先生信佛教,教他念經拜佛」,星雲回說:「曹先生不必拜佛念經,行佛就好。」從此讓他更豁達,更能體悟行善的意義與樂趣。 曹仲植把11歲起的人生分成四季,25歲前的春天要念書、成長,50歲前的夏天要奮鬥成家,75歲前的秋天就該豐收,一走到冬天,就該把多餘的送給人家。 「我已走到冬天一半,身外之物(錢財)要快送出。」曹仲植有五個孩子,但他不打算分家產,「死前要把錢都用在需要幫助的人身上,那真是令人開心呀!」 【2010/12/20 聯合報】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