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~我這篇介紹是[英橋帝景] 榮獲第19屆中華建築 [優良規劃設計類] 金石獎
健身房、瑜珈教室、咖啡廳、交誼廳、桌(撞)球房和KTV等公設一應俱全,頂樓還有觀景台,
可遠眺南崁夜景、綠色山脈和桃園機場飛機起降,住戶醫生、企業主和科技新貴居多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建築,是一種心靈的氣氛與對生活理想的體現,
而光是建築的出發點,為建築的世界帶來意義。
為每一個房間開一扇窗,將天地間的風、光、綠能等自然氣息引入室內
賦予居住者開闊的居家視界,打造零暗房的明亮空間,是「英橋企業」在建築規劃上的堅持。
對「英橋企業」而言,建築不僅止於蓋房子,而是要建構人本生活美學,
將建築最核心的價值發揚光大並永續傳遞,
用流動著陽光、空氣與綠能的健康建築,重新詮釋人們理想中的生活國度。
選址基準-從都市的脈絡中尋找適居的基地,強化建築對人的關懷能力,
藉由嚴密的建築計畫整合城市紋理,服務社會大眾,打造貼切人性與生活的空間,讓居住在其中的人們,
能因建築開啟更寬闊的人生,是「英橋企業」獨特的選址標準。
選擇土地,是建築開發的第一步。
挑選無可取代的好地點,規劃最契合當地人文與環境風貌的
好房子,才能將土地的價值真正地發揮出來。
從土地取得的那一刻起,生活空間、居家環境、顧客需求到
城市,均嚴守品質持續耕耘,讓城市因為建築而偉大,
讓生活因為建築而美好,規劃與街景相連的中庭,
搭配中庭景觀綠化,將中庭景觀融入城市街道,
將延伸的空間留給市民。
人生若沒有苦
我們有時覺得很茫然,人生到底以何為目的? 我捫心自問,無論做人處事,都已盡心盡力; 甚至經常忙得焦頭爛額, 卻還處處遭受攻擊,到底怎麼做才是對的?
其實做人做事,除了耐勞,還要耐煩、耐怨。 人生的目的只有一項,就是服務人羣。 我們來到人間不怕責任重, 只怕沒有機會服務人羣。 「能受天磨方鐵漢,不遭人忌是庸才」, 不管面臨任何坎坷,都應勇敢接受磨練; 唯有經過坎坷的人生, 我們才會了解自己的力量有多大。
我們來到人世間, 若不是從遭遇障礙中克服困難,我們如何成長? 若不是苦難加身,如何體會存活的意義?
生活就是修行,要記得「吃苦了苦」。 人生若沒有苦,易生怠慢; 有時吃點苦,精神會更清朗, 也更能呈現生命的意義。
好比一艘泊在湖面上的船, 若用兩支槳在水中輕輕撥移,就可以到達對岸, 然而這樣不能算是真正的行船; 若真的要行船,就應在人海中接受海浪的衝擊。 浪有多高,船就有多高;浪低,船就跟著低; 如此浮浮沉沉而不翻覆,才是真正會操控航行。 同樣的,能夠承受外境的磨練, 而且愈挫愈勇的人,才是一位鐵錚錚的漢子。
我們若能消除煩惱, 讓心寧靜下來,使精神保持明睿, 則不管面對任何人事,都不會煩躁。 人的煩惱是長久累積下來的,而且會愈積愈重。
一個人的智慧就像一面鏡子, 鏡面若增加一分霧氣, 明亮度就減少一分,亦即多一分煩惱。 鏡子若經常擦拭, 照山是山、照水是水,一點也不會模糊。 即煩惱來臨時, 就如霧氣模糊了鏡面,無法照明外面的境界。 所以,最好不要讓煩惱囤積、停留在腦子裏。
每個人都有煩惱,面對煩惱時, 我們要用歡喜心、感恩心去掃除。 煩惱裏面充滿了恨、仇、怨。 如果我們能運用歡喜、感恩的力量推開煩惱, 就可以時時保有寧靜的心; 心若寧靜,智慧就明睿, 面對任何狀況也就不致有偏差的反應。
只要能隨時隨處懷抱歡喜、感恩的心念, 則不論外境如何橫逆、波折, 終能歷經琢磨,益發光亮。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