邀請甜甜舞團豪華開場舞陳鳳蘭也是團員之一.
【元氣周報/聯合報系校園特約記者高宛瑜/報導】
 | 串珠教學需要十足的耐心,陳鳳蘭堅持把學生教到會。(聯合報系校園特約記者高宛瑜/攝影) |
|
「阿嬤阿嬤,這個怎麼做?」中午吃飯時間,學串珠的小朋友還不肯停手,聲聲呼喚他們心中的「阿嬤」,陳鳳蘭走近桌前,嘴裡埋怨:「阿嬤剛不是才教過…」臉上卻掛著微笑。小朋友都沒注意到陳鳳蘭還沒吃午餐,就連她自己都忘了這回事。
一周七天 生活即志工
串珠阿嬤只是陳鳳蘭擔任的角色之一,還有客語櫃檯、導護媽媽、獨居老人在宅服務,一周七天,她一人分飾多角,偶爾也客串土風舞老師。今年57歲的她,從30歲在紡織廠工作就加入志工行列,退休後更過著「生活即志工」的日子。
手裡拿著好幾條串珠線,一桌一桌穿梭巡視的陳鳳蘭,精神飽滿,很難想像她曾歷經兩次癌症的重擊。
兩種癌症 堅定她信心
陳鳳蘭17年前罹患子宮頸癌,3年前又罹患鼻咽癌,鼻咽癌經過電療後導致她唾液無法分泌,陳鳳蘭形容這種感覺,「東西都不好吃了。」現在除了盡量吃流質食物,她得藉由大量喝水才能開口說話。一天至少要喝4000c.c以上的水,連半夜都要爬起來喝。
「我不想躺在床上想:『為什麼我會生病、為什麼我會頭痛、身體不舒服…』」但兩場大病讓她更加確定自己要走的服務之路。療養期間,陳鳳蘭在病榻上學了串珠技巧,病癒後比從前付出更多,幾乎每天投入志工,她認為「有人可以聊天、又好玩,為什麼不?」
老人服務 終身的信念
很多單位知道陳鳳蘭熱心過人,紛紛邀請她參加志工,因此她的服務觸角多元,但唯有一個項目,她從未間斷。
桃園縣龜山鄉農會農村生活高齡服務中心成立之初,陳鳳蘭就擔任第一屆志工隊長,桃園縣政府老人志工服務隊、北區老人文康中心,都有她投入的身影。在為獨居老人清掃居家環境時,陳鳳蘭常遇到膝下無子、或被子女拋棄的老人,生活環境不佳,令人鼻酸,也讓她更堅定成為終身老人志工的信念,「因為人都會老,所以我自始至終都不會放棄老人志工的行列。」
無給職的工作,志工行程讓陳鳳蘭忙得團團轉,問她:覺得累嗎?陳鳳蘭轉頭問旁邊的小朋友相同的問題,小朋友搖搖頭,「對啊,做志工沒人會覺得累的。」陳鳳蘭擦擦汗說,「做這些事是種享受。」